2024-02-12 06:13:43 | 欣荣教育网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是985(不过是个不怎么好的专业),避免不了眼高手低,而且我喜欢挑战,就一下子就把目标定在了复旦。
目标院校的确定:
选择目标学校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的动机吧,国关专业学校无非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专业排名靠前学校名气大的学校。
第二种是学校名气大,专业排名一般的学校。
第三种就是国关类专业认可程度比较高的非985的211院校。
还有就是一些双非院校了,也有挺多实力不错的。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复旦,为什么要选择国际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凡事要想做成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我选择复旦国际关系无外乎三点:
1.我对世界史、宗教文明、冲突战争这些议题兴趣浓厚;
2.以后想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3.相比北京我更喜欢上海(远离政治中心,更能安心做学术研究),而复旦又是全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第一梯队,这两者一结合就构成了我的答案。
学习动机一方面会在你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候鞭策你继续前进,另一方面,这也是复试中老师的考察重点之一。
二.各科目备考经验分享
(一)英语:
参考书目:1、新东方的绿皮单词书。 好大一本, 我背了一遍就扔了,你觉得背单词有用就坚持背,可以从现在一直背到考试 不断反复。
2、英语真题 我用了两本,比较推荐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他写得解析比较详细。我用两本的用意是他们的答案解析不同,有借鉴参考的意思;
另一本你可以选别的,我选的是新东方的。我英语主要用的就是真题 ——反复做,反复推敲,建议把阅读里的单词记熟。因为话题经常重复,关键单词基本也就那些。
而且我觉得在做题中背单词效率更高。但是如果觉得英语基础不好的话单词书也要多翻翻,也可以巩固记忆。
如何使用真题?我借鉴了之前学姐的经验,真题基本做了三遍。不过由于我时间安排不合理,2000年到现在的试题我有两套没做。每一遍有每一遍的做法。我第一遍是整套掐时间做,做完以后对答案,可以不用改正,算算分就好,但是要查好生词;
第二遍还是一样的做,可以不掐时间了,毕竟做过了一遍,时间也不准,一般就不做作文了,重点在于分析两遍的错题,有的时候是反复错的更要注意,去理解正确答案;
第三遍是专项练习,就是把各年的阅读啊等等专门拿出来练,会很快,关键在于分析出题人的用意和自己的逻辑盲点,总结应对措施。
记住不要记选择题答案,每一遍之间可以把时间间隔拉长,这样能防止记答案。
使用真题的小技巧是多读阅读,培养语感、积累表达。前期我基本保证,做完第一遍读二十遍,这样单词也记得差不多了。
不过后来发现即使你一篇文章认认真真读了那么久,做题目你可能还是错的很惨。这也就是第二遍的作用,去分析错题,同时也要巩固单词。
而第一遍主要是关注文章本身和单词的记识。我也有专门整理错题的笔记,完形填空部分的错题整理最为有效。考前要有针对性的、较为密集地练习写作和背诵范文。
我个人人挺喜欢英语的,英语也是从三月份开始的,买了一本红宝书单词书,整个单词书背了有六七遍。
然后也是三月份开始的长难句。我跟的何凯文的视屏,挺有意思的老师。单词背了两遍后,长难句看完我就开始了英语真题阅读部分。这个期间单词没断过,一直在背。
英语的阅读套路挺多的,什么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引申等等,做选项的时候要小心点。英语阅读开始的早,最开始做的时候挺头疼的,前期时间充分的时候,我自己把每篇阅读写完了先自己在一个本子上翻译一遍,然后对比答案的分析。
工作量挺大的。但是渐渐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后期时间紧,然后自己感觉也还行,就没有再翻译了,就自己心里默默翻译。每一篇阅读都要用心对待,因为每篇阅读你都能收获好多知识。
英语翻译部分我是看了新东方唐静的视屏,他讲的也挺好的,把他的视屏快速的看了一遍,感觉挺好的。
英语大作文部分是最后倒数两个月开始准备,我买了何凯文的作文,大概写了十年真题的作文这样,作文不用特别早准备,倒数两三个月着手来得及的。
(二)政治:
参考书目:我主要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 高教版的考试大纲 风中劲草 还有考前押题(肖秀荣四套卷 启航20天20题,前者更重要,后者买不买都差不多)我还买过肖秀荣的真题和精讲精练,精讲精练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大纲出来之前把马原过一遍,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
事实证明这本书可以不买,因为复习早期可能功夫都花在英语和专业课上了。真题还是要看一看的,主要是大题的标准答案。不过后来风中劲草也有,所以还是买多余了。
学习方法:主要就是前期多看多理解还要多做选择题,最迟从九月份开始。到了十月分会出一些知识点精要,多看多记。同时也要做选择题。
到了考前两星期买各种押题卷背大题。 押题卷可以去淘宝上提前预定,这样一出版店家就会发给你。
另外,我觉得看一看网课还是有助于学政治的,帮助理解,而且还会讲一些技巧,包括英语的网课。不过我认为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基础才是硬道理,特别是英语,那些教你用什么管理学原理蒙题的都不可能使你成功。
相对来说英语的网课值得听的也就是作文和翻译了,你要是懒得背单词也可以听听恋恋有词,不过我觉得太浪费时间了。我通常将听网课安排在午饭和晚饭后的消化时间。
具体复习方向如下
1 基础知识学习,可以看书可以看视频课,我刚开始看徐涛的视频,他的强化课分知识点讲的,重难点涵盖的很全。这件事情最好在9月底结束,最晚不要超过10月中旬。
2 分章习题练习,用肖老的1000题或者徐涛的习题册都可以,听一章课做一章题,快做,不要磨,一天50-100题吧。
3 模拟题练习加适当的背诵,模拟题用的比较多的肖八,涛八,一共就16套题,都练练吧。主要是选择题,大题想看了看看,不想看也没问题。跟步骤2一样,要求所有的题都能讲出来为什么,不会的做笔记。
4 冲刺背诵和时政,肖四的内容少,徐涛的内容多,但是徐涛有押题课,讲的相当不错,一定要听,即便是之前没有报班也要听,至于时政肖四肖八和涛八里边的时政题差不多够用,保险起见就买本时政资料。
(三)两门专业课:
关于参考书:现在官网已经不指定参考书了。原来指定的那几本也要有所取舍。国际关系史:根据文科考研老师的推荐,舍弃了方连庆的3本大部头,用的是简明扼要的高教出版社刘德斌的书,以及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这本今年考核的比较多;
我一开始是没有很自信的,既不知道怎么学,也不知道怎么记笔记,更不知道怎么答题了,也是得益于之前的学姐的经验,我边复习边摸索出适合自己学习的门道来。
外交史部分:看了《当代中国外交十六讲》,这个比较新一些;
国关理论: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
真题:历年试题是非常关键。从文考买到的1996-2018二十多年的所有真题的电子版,按年份、科目、题型分别整理并打印了三份,每天翻一遍,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题熟到可以背下来的程度。
翻的目的是纵观复旦爱考什么题、不爱考什么题、哪些题从来都没考过,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比如两个专业课肯定至少各出一道与时事相关的题;冷战史爱考美苏中,而不爱考欧洲日本; 欣荣教育网
国关史可能会考纪念日(比如2017年是
十月革命百年,理所当然就考了十月革命。2018年是啥的周年纪念大家不会不知道吧...←_←)等等。虽然复旦出题很任性,题型、内容、风格隔几年变一次,但解读真题让你能以不变应万变。
笔记:要善于做属于自己的笔记!之前也买了不少笔记,在基础复习阶段可以参考一下,但是仍然难以记住,于是买了几本笔记本,手抄完成。抄写的过程并非抄书,而是根据目录按大的板块罗列,结合文考辅导班老师的视频每天记忆,日复一日,很多东西能否融会贯通。
国际关系史:近现代部分用的是唐贤兴的书(《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蓝皮书,唐贤兴主编,复旦出版社),战后用的是《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肖月、朱立群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另外作为补充的是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教社版,还有顾关福的战后国际关系史2010版作为考题思路的补充以及较近一段时间历史的补充,我没有看方连庆那厚厚的套书,后来觉得考试不看确实也没有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的《权利 制度 文化》作为三大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用看那些深奥的,将基础知识和框架认真做好笔记弄得滚瓜烂熟即可。
然后主要的书是倪世雄的理论书,事实证明非常重要。(特别注意,这本书多年未修订需要大量的知识更新,但书中涉及的方面是考生一定要掌握的)另外以前的几本参考书也很重要,特别是涉及全球治理方面要多看。
其次我还翻阅过一些书,主要是了解,取其精华:阎学通主编《国际关系分析》北大版,邢悦的那本国际关系学入门和之前的那个很厚的版本,白云真的那本国际关系流派(新葛兰西、哥本哈根学派里面就有所涉及)。
另外就是外交学和中国当代外交的参考书,挑些重点来看。历年的真题很重要,这些年欧洲(尤其是德国)和中东方面的问题在国关史上是热门。理论也越来越关注前沿问题。
说实话,我复习专业课的方法很笨,也是借鉴了别人的灵感,一开始是看,后来更多的是抄,当然是有所整理的抄。国关史主要是结合几本书的内容根据时间捋成一条沿时间轴推动的知识网络,然后背诵,由于整理太细时间完全不够,一遍基本都没背完,但是真正掌握的情况还是可以的,除此之外自己也会整理一些问题,比如说美苏在中东战争中的作用。(这里强调一下,边看书边理解边提问,我认为是专业课复习最重要的方法。)
理论先是把秦亚青书里的内容搞熟,然后在倪世雄的书里整理简答题和论述题,再背这些题目。外交学就整理出有用的知识清单背诵,比较枯燥。中国外交看得更加不走心,考试中也吃了点小亏。
7月份暑假:我就可以每天8-10小时全负荷运转,隔4-5天休息一天,保持效率,切忌疲劳战术,很多同学一天12小时连轴转最后只是自我感动,所以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玩的时候放纵玩,这是整个复习最关键的一点。
这个阶段我主要的工作是将书本的内容整理为一个一个名词解释词条作为自己的笔记。国关考试无非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后两者基本上都是在名词解释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因此把握每个历史事件和理论的基本信息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差不多在9月初这一阶段的任务就可以完成。
9月到11月: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自己的笔记进行记忆并再一次结合书本进行适当修改。笔记基本上要背上5-6遍,按照定义、背景、时间、内容、意义的方式进行记忆,考场上的的绝大部分题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块进行组合的。
同时在冲刺阶段要开始系统的参考其他资料(例如其他人的笔记,公众号文章,相关论文),对额外的理论和时政进行补充,同样也对笔记进行查缺补漏。
11月末到12月初:可以自己算着时间做真题熟悉熟悉了,真题一定要留到最后做,提前做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出过的题不可能再出了,因此还是主要用来熟悉考试过程)。
最后就是一些应试技巧啦,考场上绝大部分题都可以通过我们前面的模块组合来完成,但是肯定会遇到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这也是复旦的特色。
遇到这类题不要慌张,仔细回想所学,把自己复习过和题目有关的内容按照特定的逻辑展示出来,千万不要留空,同时也要注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切忌不懂装懂,评卷老师们都是专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想法。例如今年国关史最后一题新冷战史,将近60的分值,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但是不做肯定就无法通过考试。
于是我在作答的时候首先向老师表明自己对这个概念不是很熟悉,表明自己求真的学术态度,然后我结合了“新帝国论”还有冷战过程以及目前很火的中美冷战对该题进行了自己的分析。虽然事后证明基本偏题了,但是老师还是给了三分之二的分数(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没有答出来)。
复试:之前复旦的复试比较随意,一般都是自我介绍后问为什么考复旦,看过什么著作,闲聊居多,但是今年竟然把英语口语和专业面试分开了,考察更为规范。通过文考复试辅导班同学们的汇总,复试大概考察了下面的问题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告诉大家,考研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过于计较结果。享受这个过程,认真的做好每一步,结果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祝各位国关学子们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一切顺利,来年我们复旦见!
复旦的一些教授都很出名,比如张军,陈果等,在经济领域的著名经济学家吴 敬琏先生,吴晓波、蒋昌建 。了解最多的就是 张军 吧。记得最开始了解张军是考研的时候,关注了他的微博“军无戏言”就感觉这个教授有点意思。后来参加过几次他主持的论坛和讲座,感觉他的智慧和博学,在喜马拉雅上,他最近又出了经济学相关的课程,有点想普及 经济学思维 的意思,听他讲一些经济学问题会很有意思。
徐悲鸿,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 复旦大学法文系 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吴敬琏 (1930年1月24日-),中国江苏武进人,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著名市场经济学者,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工作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1948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1950年入金陵大学经济系,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转入上海 复旦大学经济系 ,1954年毕业。吴敬琏以“敢言”著称,是中国 经济学界的泰斗 ,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年逾八旬仍行走在乡村之间,由他所带头成立的富民基金(乐平公益基金)为广大农户的生活带来生机。
以上就是复旦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欣荣教育网。2020清华保送名单2020清华保送名单有:1、姓名:依嘉,性别:男,高中:人大附中,年级:高二;2、姓名:郑云兮,性别:男,高中:人大附中,年级:高一;3、姓名:刘陌溪,性别:男,高中:人大附中,年级:高一。北大、清华200年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公布一共有367人,其中北大176人,清华191人。这份名单包括外国语学校推荐保送生和国家集训队保送生。从排名前10的
雷震的复旦大学教授雷震于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读本科,2001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博士曾获荣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中国出名大学排名最新中国大学
张家齐保送北体大,你还知道她有哪些运动员校友?张家齐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在北体大有很多校友,比如说武大靖,徐梦桃,陈梦,刘诗雯,时间再早一点的,就是张怡宁,甚至是许海峰,都是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可以说这所学校是冠军摇篮了,因为培养出了太多的世界冠军,所以还是相当厉害的。武大靖和徐梦桃是参与冬奥会项目的运动员,武大靖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徐梦桃则是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两个人在北京冬季奥运
2023年复旦大学博士复试名单2023年复旦大学博士复试名单是杨一江、杨剑桥、姜有根等。复试考核内容包括笔试、面试。笔试科目为“时政及公共管理实践”,题型包括简答、论述及案例分析,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分数为100分,折算后满分为50分。面试着重考察考生的公共管理专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外国语听力及口语。考生随机分组,分别现场面试,面试时间为
过来人指点:如何通过复旦交大自主招生晨报记者林颖颖陈杰实习生陶怡婷近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宣布启动2008年自主选拔录取工作。高校的自主招生,让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更加客观公正的同时,也让考生、老师和家长们有些不知所措。究竟如何走好通过高校的“另类通道”?本期我们就此邀请了去年在复旦、上海交大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的几位过来人,让他们带领即将“赴战”的考生们踏准两校自主招生考之路。[
2010年复旦大学在沪本科招生比例降至30%复旦大学昨日传出信息,该校明年将在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将上海生源比例降至30%。据了解,复旦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3000名,其中实际在沪录取100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33.6%,已经较去年的1200余人有所减少。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教授透露,根据教育部调整部属高校属地招生计划的要求,2010年该校招生计划中上海生源比例将进一步降低。由于
全国统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以下是根据全国统计学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声誉进行的排名,供你参考: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统计学专业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誉,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研究设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统计学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也是国内重点高校之一,在统计学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水平。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统计学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教
复旦大学有哪些院系复旦大学现有复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学院、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新校区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医学院、公
2023-12-26 19:46:43
2023-12-26 15:44:04
2023-12-26 15:19:32
2024-02-08 17:29:35
2024-02-08 12:26:08
2024-02-08 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