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16:12:38 | 欣荣教育网
1.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1)原则:院校为主兼顾专业:实力至上,如果你有充分的实力并做好多次考研的困难准备,就选择自己最中意的院校或专业,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相信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本部分内容适合希望选择适合自己用半年到10个月备考的院校和专业,不想二战或N战的考生。
(2)如果有意选择某一部门法专业特别突出的学校,可以在实力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该专业。 欣荣教育网
(3)对于大部分考生,首先需要了解目标院校的调剂政策,是否可以校内专业调剂,如不能则优先选择目标院校中较为稳妥的专业。
2.院校如何选择?
(1)院校选择与考研的目的相关
(2)有一部分同学是想要985、211的综合性大学的名校学历,有助于之后不局限于公检法机关或律师行业就业,优先选择综合性名牌大学。
(3)有一部分同学想从事法律职业,可以选择专门性的非重点法律院校。
(4)如果自己基础一般:以国家线为目标
一方面可以优先选择稳妥的考上重点大学,择校时主要选择位于一线城市的院校(北上广),为将来就业获取实习和人脉资源,如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除国际法),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等。尤其是本科院校不好基础一般,想通过考研提高院校档次的同学,优先选择理工类、农林类211院校的法学专业(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相对冷门,报考人数不多,一般只要考到国家线就可以)。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专门性法科学校中录取分数线低的非热门(复试分数线线在国家线附近的)专业(如,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这些院校考试难度适中,复习资料充足,招生人数多,虽然不是重点院校但法学学科实力很强,对于非热门专业考到国家线就可以)
(5)如果自己基础较好:报录比10比1左右的院校
一方面可以选择一流的985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如:吉大,武大,南大,川大,这些大学综合实力强劲,但通常只有个别部门法在法学领域领先,如:吉林大学的法学理论,武汉大学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四川大学的诉讼法。
另一方面可以选择211档次的专门性法科院校、或非211专门性法学院校的热门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些学校法学各个部门法的实力都很强,各学科分数线均普遍高于国家线,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即使基础不错,在选择北大,清华,人大,社科院时也要慎重,重点关注招生推免人数。
(6)选择院校时要考虑之后的就业地点:除一线城市的顶级名校外,一般是就近原则,选择自己就业省份或地区的学校。如没有明确的就业地点,优先选择合适的学校,无论地点。
3.专业如何选择?
(1)对于院校已经确定的考生,如果选择非法学专门性院校,自身实力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的突出的专业,如武汉大学国际法,环保法、川大诉讼法、上海海事大学的海商法,或者专门性法科院校中的优势热门专业。需要前期做好工作,了解在某一具体的的部门法上院校的实力。
(2)如果为了稳妥起见,可以优先选择较好的目标院校,然后报考其冷门专业,能考上是第一位的,读研期间资源共享,可以跨专业听课,另外争取优质实习机会,在名校即使读个法律史也没关系。
4.如何评估院校专业考研难度?
(1)院校或专业实力:某一院校在这一专业上的实力一般与考研难度正相关。
(2)招生规模:招生人数较多,录取可能性大。综合性名校的法学院招生规模一般小于专门的政法类院校
(3)分数线:以国家线为基准,考到国家线即可录取的专业,一般都比较容易,例外,有的院校专业课压分严重,考到国家线也不容易。有瘸腿科目的考生还要关注院校或专业是否有较高的单科线。
(4)推免人数:院校的招生计划都是包含推免的,要关注推免生所占比例的变化,避免选择推免比突增,推免比过高的专业
(5)热门程度--报录比:理性看待,尽量避开1比10以上的院校或专业。
(6)复习资料或信息是否容易获得,如果很难获得,仅凭自己瞎子摸象很难考上。
(7)最好预先了解真题。
(8)还要关注复试淘汰率,如果复试淘汰率过高(1比1.5以上),即使通过初试也有很大可能性被刷掉。
5.考研难度及院校专业实力分层
衡量一个法学院实力的标准有三个:师资力量及梯队建设、学科与科研建设、人才培养。
前面已经介绍了一些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层次选择院校专业的要点,院校和专业这两个维度在考研的难度上是互有交叉的,有些法学学科整体非常优秀的院校的非热门专业其考研的难度与其热门专业相比就相对较低,有些院校的法学院专业发展突出优势学科,其优势专业往往非常热门考研难度也会很高,而这些法学院的其他非热门专业的难度就并不大。以下再大致的整理出一些学校及其专业考研难度分类的层级,一般来说一个院校某专业考研的难度与其学科实力是正相关的,因此供大家参考,开阔院校选择的思路。
最高难度: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人民大学
较高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大各法学专业整体实力强大且均衡,招生数量与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相比较多,因此虽然实力非常强大但考研难度较清华北大低一些)、西南政法大学热门学科、华东政法大学热门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985综合性大学法学院在专业排名上突出的学科(录取分数线明显高于其他法学学科的专业)
中等难度:
(1)以下这些专门法学院校、985综合性院校法学院的一般专业(二级学科),分数线往往低于其本校热门专业: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
(2)以下这些985、211大学,或其他院校的法学院中往往也有一些较为突出的专业(二级学科)是非常优秀的,同时这些专业考研的难度也上述的专门法学院校、985综合性院校法学院的一般专业类似:西北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党校。
择校择专业,除了这些学校和专业本身的排名因素之外,还应该多多重视自己本身的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选校的选择。希望每一个努力的小伙伴都能考上心仪的院校~
复旦本科生研究生想去清华,该怎样准备?引言:说起名牌大学,很多人都会想起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位于在上海市,能上复旦大学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是复旦本科生研究生想去清华,该怎样准备呢?准备的路径实际上复旦的本科生想去清华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可行性比较高。不过清华也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学校,所以说在招收人才这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说自己研究生去清华的话,最好还是通过保研的方式。因
复旦考研比较容易考上的专业有哪些?复旦考研比较容易考上的专业有以下这些:1、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业隶属于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这是一个以社会学一级学科为主,兼有心理学、公共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现下设四系两所: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民族研究所。社会发
复旦MPA考试要考哪些内容,难度大不大,应该如何准备?复旦MPA考试内容是考核的内容有笔试和复试两个部分,相对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复旦MPA相对来说性价比比较高,所以考的人比较多,所以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复旦MPA考试要准备的材料还是蛮多的,因为复旦MPA是参加12月份的考试,那这个12月份的考试的具体考试的试卷是包含两张试卷,一张是管理类综合一张是英语二的试卷,总分300份,202
复旦大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复旦大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如下:哲学门类(学术学位):2022年355、2021年355、2020年355、2019年350、2018年345 ;经济学门类(理论经济学[0201])(学术学位) :2022年400、2021年365、2020年365、2019年365、2018年360等。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
三本考研容易上岸的学校有哪些?三本考研容易上岸的学校有:1、云南大学:简称云大(YNU),位于云南省昆明市,1950年定名为云南大学。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999年,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云南大学。2、贵州大学:简称“贵大
复旦本科生研究生想去清华,该怎样准备?引言:说起名牌大学,很多人都会想起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位于在上海市,能上复旦大学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是复旦本科生研究生想去清华,该怎样准备呢?准备的路径实际上复旦的本科生想去清华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可行性比较高。不过清华也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学校,所以说在招收人才这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说自己研究生去清华的话,最好还是通过保研的方式。因
怎样评价复旦大学和中科大这两所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单从学校层面是无法进行好坏比较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名校标签几乎是一样的,同为国内第一批985工程大学、C9联盟院校、华东五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大学、强基计划试点院校。在双一流学科数、学科评估A档学科总数、一级学科硕博点授权数、专职两院院士人数等方面,也都有非常不错的实力体现。在历年的各省的高考志愿填报热度上
谁能更我详细讲讲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试点高校确定的入选考生名单
2024-05-11 14:39:11
2024-06-02 06:30:57
2024-11-15 17:40:03
2024-05-11 11:41:42
2024-04-12 14:51:15
2024-06-07 05: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