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荣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取消三本意味着什么有哪些利弊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7取消三本意味着什么有哪些利弊
2017取消三本意味着什么意思?取消三本也就是将二本和三本合并为二本进行招生录取,这样做会拉低二本的录取线,让三本学生受益良多,但是这样也会让志愿规划的难度增加,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会变得保守。那么高考取消三本好不好呢?高考取消三本有没有什么利弊呢?下面我整理的2017高考取消三本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2017高考取消三本好不好
1.会大大拉低二本线
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意味着二本线将拉低,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应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原来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上0-15分的考生,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来说,有机会录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报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这群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很难了,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2.会让三本学生大受益
相应的,高考分数本来不高,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这下就有机会读公办的二本院校了,这种制度的改革,收益最大的应该就是这群人了。
3.会增加志愿规划难度
这种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对考生、家长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二本线分数拉低,原来的三本院校涌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家长,一下子面对500余所大学,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方案,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4.会让考生降低期望
没有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往年的录取数据将难以进行参考,这对于不懂数据分析的考生和家长将是最大的难题,因此,保守填报将成为主流。
5.谨防扎堆报考院校
院校扎堆报考将愈演愈烈,部分院校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况,一些城市区位好,口碑好的三本院校将冲击老牌的,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二本院校。
6.将会给民办院校带来大冲击
实际上,高考录取中的三本批次是本世纪初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而出现的,三本是十分明显的歧视民办院校、独立院校的产物。现在取消三本是正本清源。然而,尽管有形的批次设置取消,但如果歧视民办高校的政策仍旧存在,民办高校还是难以获得平等竞争的环境。政府部门是否对民办高校的教师、学生一视同仁,保障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与公办高校的师生享受同等的地位和权利,这会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在招生中的吸引力。
按道理说在二本和三本院校融合后,民办院校获得了平等招生的机会,但是,如果民办高校在办学质量、特色上,没有竞争优势,而收取的学费却比公办高校高,那么,在融合后的二本批次志愿填报中,原来的三本院校可能会遭遇零投档的尴尬,这一现象,已经在融合批次的山东等地出现。
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每所大学自主办学空间,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不然,所有学校办学千校一面,学生当然会选择有政府
财政投入的公办院校,而不会选择学费更高,办学也无明显特色的民办院校。
也就是说,融合二本、三本,这对民办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迎接挑战,把握机遇,需要原来身处三本的民办学校,办出学校的特色,而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取消歧视民办高校、制造学校身份等级的政策,促进每所大学在各自的办学定位上,办出高水平,如此,我国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整个社会消除学历歧视,摆脱教育焦虑。
三本取消并入二本招生的利弊分析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因此,部分省市在2015年的高考录取中,取消原来的第三批次录取,将三本和二本融合,是对该意见的贯彻和落实。这也是逐步取消录取批次的重要步骤,先融合第二批和第三批,再进一步取消所有录取批次。
随着江西省公布2016年取消三本招生,原来的三本院校并入二本统一招生。至此,全国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的省份已经扩大到九个,分别是:山东、天津、浙江、福建、湖北、河北、广西、四川、江西。据了解其他省份,也即将陆续出台类似的政策。那么这样的政策调整对考生、家长填报志愿带来哪些冲击和挑战呢?高考专家谢云峰老师就给大家解析如下:
第一:三本并入二本招生会大大拉低二本线
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意味着二本线将拉低,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应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原来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上0-15分的考生,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来说,有机会录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报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这群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很难了,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第二:三本并入二本招生会让三本学生大受益
相应的,高考分数本来不高,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这下就有机会读公办的二本院校了,这种制度的改革,收益最大的应该就是这群人了。
第三:三本并入二本招生会增加志愿规划难度
这种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对考生、家长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二本线分数拉低,原来的三本院校涌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家长,一下子面对500余所大学,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方案,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第四:三本并入二本招生会让考生降低期望
没有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往年的录取数据将难以进行参考,这对于不懂数据分析的考生和家长将是最大的难题,因此,保守填报将成为主流。
第五:三本并入二本招生谨防扎堆报考院校
院校扎堆报考将愈演愈烈,部分院校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况,一些城市区位好,口碑好的三本院校将冲击老牌的,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二本院校。
第六:三本并入二本招生将会给民办院校带来大冲击
实际上,高考录取中的三本批次是本世纪初随着民办高校的兴起而出现的,三本是十分明显的歧视民办院校、独立院校的产物。现在取消三本是正本清源。然而,尽管有形的批次设置取消,但如果歧视民办高校的政策仍旧存在,民办高校还是难以获得平等竞争的环境。政府部门是否对民办高校的教师、学生一视同仁,保障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与公办高校的师生享受同等的地位和权利,这会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在招生中的吸引力。
按道理说在二本和三本院校融合后,民办院校获得了平等招生的机会,但是,如果民办高校在办学质量、特色上,没有竞争优势,而收取的学费却比公办高校高,那么,在融合后的二本批次志愿填报中,原来的三本院校可能会遭遇零投档的尴尬,这一现象,已经在融合批次的山东等地出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给每所大学自主办学空间,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不然,所有学校办学千校一面,学生当然会选择有政府财政投入的公办院校,而不会选择学费更高,办学也无明显特色的民办院校。
也就是说,融合二本、三本,这对民办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迎接挑战,把握机遇,需要原来身处三本的民办学校,办出学校的特色,而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取消歧视民办高校、制造学校身份等级的政策,促进每所大学在各自的办学定位上,办出高水平,如此,我国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整个社会消除学历歧视,摆脱教育焦虑。
高考专家谢云峰老师提醒:二本与三本院校合并招生,对考生、家长来说,难度更大,博弈的空间也更大,如果拥有大数据,又懂得分析、判断、预测的话,将能最大限度的把考生的分数用好,超值录取到层次更高的大学。而一旦志愿报不好,必将吃大亏,高分低就,落入专科者将大有人在。在这一个政策的变化的背景下,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做到政策熟悉、数据掌握、科学填报,如果功课做不到就一定要借助高考专家或专业机构帮你完成志愿规划。
总的来说,把高校人为分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录取,制造了学校的三六九等,既不利于学校的平等竞争,也增加了高考考生的焦虑。本来,随着国家和社会资金对高等教育的加大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已经日益丰富,但由于学校在高考录取时被分在不同批次录取,这使社会普遍关注一本院校——有的学生和家长甚至认为只有考上二本以上的院校,才是考上了大学;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把一本、二本作为评价毕业生的重要指标;各高中学校也把追求一本率、二本率作为办学目标;高校也在公关政府部门,争取学校整体或者部分专业放在前一个批次录取,并将之视为一项重要的办学任务。
取消高考录取批次是促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的需求,也是让基础教育减轻高考焦虑的需要。但是,人们必须意识到,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不会因取消录取批次就自然消失。要让高校真正平等竞争,要消除社会的教育等级意识,还要在取消批次的同时,进一步取消其他制约学校平等竞争的制度、规定;同时,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让每所大学办出特色和高水平。
猜你喜欢:
1. 2017年高考有没有三本
2. 2017今年高考三本取消了吗
3. 2017高考取消三本原来的三本将变为什么学校
4. 2017年取消三本的省份
5. 2017年高考取消三本吗
6. 2017年取消三本的省份有哪些
7. 2017今年三本取消了吗
8. 2017高考取消三本是真是假
9. 取消本科三批是什么意思
10. 2017年高考取消三本合并二三本录取有什么影响

二本三本合并后还有区别吗
二本和三本合并后还是有区别的
1、二本和三本合并,不是学校合并,是录取批次合并,取消三本批次,并入二本批次,合并招生。三本多为民办和独立学院,毕业证不变。三本院校的学费普遍比较贵。
2、二本,即本科二批,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科线。学年制通常为4—5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本科二批院校通常包括部分地方所属高等院校(包括部分地方所属的重点大学和一般高校)和少数实力较好的民办院校。部分省市的高考志愿已经将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共同招生。
3、三本,即第三批本科,是指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批次。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 三本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第三批本科”录取院校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
4、以前二本三本是划分了分数线在规定时间段录取,现在是全部统一在一起录取,没有明显的分数线,但是依然存在三本这个说法,体现在学费和招录分数。对于二本生来说,跟三本生没有严格区分,如果学校报不好就直接变为所谓的三本生。三本生则可以考上二本,但是,在招录的时候如果没掌握好详细资讯盲目报了二本院校,那就要继续复读。好处是,确保三本生和二本生的社会地位平等,没有等级划分。
三本即将被取消,所有三本都将和二本在同一批次录取。请问专家以后还会有二级独立学院吗?三本取消后,所
欣荣教育网(https://www.xrzxs.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三本即将被取消,所有三本都将和二本在同一批次录取。请问专家以后还会有二级独立学院吗?三本取消后,所的相关内容。
距离2015年高考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了,各地今年的高考方案也相继出炉。近日,四川、广西宣布2015年高考将本科第二批与本科第三批合并为本科第二批进行录取,而湖北则宣布将于2016年高考取消三本批次招生。这是2009年以来,继浙江、天津、山东、福建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后的又一次集体变动。
多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这将给考生的志愿填报带来怎样的影响?三本合并到二本批次招生,这样的高招新政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考生选择余地增大,志愿填报难度也增加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近日发布,与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在于高考志愿填报取消本科第三批,合并到本科第二批。当三本合并到二本录取,对学生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今年本二批次的分数线会降低。学生选择余地更大,机会也更多了,但考试志愿填报的难度加大。
“现在很担心,不知道这样的新政策会不会影响孩子填报志愿。”四川省宝兴县宝兴中学高三学生家长岳洪林告诉记者,听说这个新政策后,他感觉非常迷茫。
对此,宝兴中学教导处主任黎斌认为,今年填报志愿应采取保守策略,新政实施的第一年,各学校招考分数变化不会太大,过去参考的历年分数线仍可以作为报考依据。
黎斌说,农村学校的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孩子能够上二本,因为二本学校学费较低。宝兴中学高三学生王椿谦告诉记者,她的目标是考一个办学实力强的二本。王椿谦说,今年招生政策的变化,让一些分数在二本线徘徊的学生非常高兴,因为选择余地更大,机会也更多了,原来可能只能读三本民办院校,现在也有机会读公办本科院校了。
“以前报考二本学校,都是二本线作为参考,现在二本、三本合并在一起,如何估算,是一个难题。”比起部分学生的高兴,王椿谦却反而有点担心,新政策实施后,今年划线时就不会再有三本线了,那么原有的三本批次分数段的考生都进入二本分数段,竞争可能更为激烈。
此外,二本、三本合并录取,就意味考生能填的志愿也减少了。往年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三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今年就只有6个志愿可以选择了。往年这部分考生即使没被二本院校录取,也还有三本院校作为保底,而今年这样的保底不再存在,考生需要慎重考虑,照顾到两个层次的学校。
三本“帽子”被取消,公办民办高校界限淡化
三本院校大多数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与一、二本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尽管按设置初衷,“一、二、三本”仅是录取批次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公办本科文凭与民办本科文凭都属相同水平的“普通高等本科文凭”。然而,不少学生会因考取三本而选择复读,而诸多优秀民办院校却带着三本的“帽子”,艰难地在招生中获取优质生源。
“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更高,三本不再‘低人一等’,而是可以和二本‘平起平坐’。”成都
信息工程学院银杏
酒店管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明认为,三本合并到二本批次录取,这样的政策对三本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张明介绍说,该校作为一所三本院校,近年来也有超过二本线录取的专业,但因为带着三本的“帽子”,考生在填报时总是心有芥蒂。合并之后,实行6个平行志愿填报,体现了二本、三本的平等,学校因此也可以录取到更优质的生源。
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对于实力较强的民办院校来说是“春天来了”,而对于实力较弱的民办院校却可能是“寒冬将至”。以2014年高考为例,不少特色不明显、收费较高、就业较窄、位置较为偏远的民办院校遭遇“零投档”的尴尬。记者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在二本、三本批次一共有40所高校去年在川遭遇“零投档”,而其中29所高校是民办三本院校。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院长曾令秋认为,取消三本批次招生,有助于人们淡化公办民办教育界限。作为以民办院校为主的三本院校,更是要利用好办学自主权,突出学校特色,实现差异化培养。“即使办学历史不长,传统的文理科不强,但只要有跟社会经济主战场相对接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就能适应社会需要。”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招生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引导高校回归办学实力的竞争
随着公办民办教育一体化发展脚步的加快,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拉通招生将是未来趋势。面对这样的形式,不论是传统的二本公办院校,或是民办院校,都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没有特色的高校将很难生存,高校之间的招生竞争最终要回归到办学实力的竞争。
“本科院校人为划成二本、三本,本身就不公平。”
攀枝花学院党委书记肖立军认为,二本、三本院校培养的人才较为接近,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面临这样的招生制度改革,作为传统的二本院校,就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出特色。
“打破了二本在生源选择方面的优越感,刺激学校提升办学实力。”肖立军认为对于二本院校这也是件好事,有竞争力既是压力更是挑战。二本院校有一些天然优势,比如国家财政的扶持、办学性质、学费上的优势。竞争加大之后,学校要利用这些优势求发展,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高水平就业,提升整体实力。
曾令秋认为,三本并入二本招生之后,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家长来说,是一个正确导向,引导他们由“重名”转向“重实”。
由于有了二本、三本的人为划分,学校为自己争名的现象层出不穷,许多学校把部分专业拿出来“升二本”、“升一本”,“这只是名义上的变化,其实本身师资、办学条件,并没有什么区别”。曾令秋说,消除界限之后,这种现象就会减少,包括为了主管部门的认可和社会美誉度改校名的情况。学校不再向外部争名,而是转向自身,专注人才培养质量,只有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就业优势才最有说服力。
欣荣教育网以上就是欣荣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取消三本意味着什么有哪些利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欣荣教育网:
www.xrzxs.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