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荣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榆中兰大国防生在校本部是哪里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榆中兰大国防生在校本部是哪里
榆中兰大国防生在校本部是榆中校区。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
国防生除完成高校规定的学习外,还要接受军队和高校组织的军政训练。军政训练包括军政理论课、日常训练和假期集中训练。军政训练纳入高校教学内容,作为国防生必修课或者必选课计算学分。
相关信息介绍: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始建于2000年9月,2001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北邻陇海铁路,南临312国道和巉兰高速公路。
校区总占地面积5468亩,其中建设用地2120亩,绿化用地3348亩,房屋建筑面积404297平方米,是兰州大学五个教学园区中规模最大的校区。设立20个院,64个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校拟录取保送生名单公示
关于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拟录取保送生名单公示的公告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招办〔2008〕806号)文件要求,现将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日期为2009年4月24日—5月7日,如对公示结果有疑义,请拨打0371—68101527,向省招办反映,河南省招办将认真核查。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下附: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
说明:公示名单表中保送资格代码一栏数字代表为:
1-省级优秀学生;
2-奥赛全国决赛三等奖(含)以上;
3-奥赛(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省赛区一等奖;
4-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二等奖(含)以上;
5-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获奖;
6-外国语中学优秀学生;
9-特招少年班。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名称 保送特征代码
10001
北京大学(20人) 金逸飞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段淳若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贺天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争达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李宛玉 女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4
周润玺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尤怡宁 女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1
樊文韬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2
崔笑尘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
原亚焜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常逸坤 女 洛阳市拖一高 1
史歌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
邓德重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佘睿聪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赵真睿 女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 1
张骏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
褚海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马思远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朱锦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
张一甲 女 河南师大附中 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6人) 黄隽舒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分校 4
刘元慧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钮绍基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胡乃文 男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 6
邱宜欣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张嘉冀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10003
清华大学(20人) 耿歆博 男 郑州一中 3
赵唯嘉 男 河南师大附中 3
周嘉欢 男 郑州一中 3
琚立宁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瀚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明华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刘益林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刘哲 男 郑州一中 3
娄晶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马超 男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3
申通远 女 郑州一中 3
王静斐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梦莹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许心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薛斐 男 河南省安阳市一中 3
白云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常得量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常丰祺 男 河南师大附中 3
杨知方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张索迪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2人) 姚南威 女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 4
刘思佳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人) 史泉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路双 女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 1
陈翔鸣 男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 1
杨琳琳 男 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 3
李坦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张博伟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刘艾杉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4
李向阳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六中 3
张晓晨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陈贝佳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武佩喆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白惠鑫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赵蔚婕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闫雨露 女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中学 4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名称 保送特征代码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10人) 杜嘉茗 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3
李吉硕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张茜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余彬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陈子西 女 河南省淮阳中学 1
王君亚 男 商丘市睢阳区综合性高 1
李安澜 男 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 1
贾勇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何心曈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胡菁华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5人) 崔鑫 男 项城市第一高中 1
黄垚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刘亚婷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雯婷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尼倩倩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2人) 郭赛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泽浩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3人) 李心旸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晨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佳妮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4人) 祝瑞辰 女 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1
许己范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王铭康 男 河南省新乡市一中 3
董煜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13人) 杜云晓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明琛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吴琬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高寒雨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岚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谢言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超越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毛懋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邓平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郭望月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黄宜舟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林菁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杨君荷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32
北京语言大学(4人) 冯子溦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刘柳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尚雨晴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楠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5人) 王悦衡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刘宜鑫 男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1
王乾 男 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1
杜耀华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4
刘秉男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4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人) 贾凡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赵冬晖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陈婧苏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若瑜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40
外交学院(2人) 唐浩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陶果玉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3人) 李相甫 男 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 1
张黎阳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江一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名称 保送特征代码
10055
南开大学(9人) 马世珩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9
付文杰 男 河南省师大附中 9
戴天天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一萱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璟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晓铮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石宝兰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刘畅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李源淳 男 河南师大附中 3
10056
天津大学(3人) 刘博翔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皇甫晓晗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秦楠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1人) 原慜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10145
东北大学(2人) 李一欣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臧郁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12
黑龙江大学(1人) 李丹迪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3人) 杨靖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李金嵘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哲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10246
复旦大学(17人) 段希蕾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郭沛骅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郭雨嘉 女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宋雨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2、3
陈骏千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崔万云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3
张华翼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周彤 女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3
贺睿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杨秦枝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张博杰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2、3
张塞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胡天馨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王翔宇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叶森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张茜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马骁尧 男 郑州一中 3
10247
同济大学(4人) 刘奇 女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1
周春宇 男 河南省登封市嵩阳高级 1
胡淼然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郑彧豪 男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4人) 陈东尧 男 郑州一中 3
程涵 男 开封高级中学 1
王昆仑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周光远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垚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杨博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杨云飞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宗可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屈子杰 男 郑州一中 3
谢瑜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2
韩欣彤 男 郑州一中 2
李冰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2
连彦博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2
李中豪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1人) 张帆 男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1
10255
东华大学(4人) 李敏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窦苗苗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史沛 男 郑州市101中学 2
胡之阳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4
10271
上海外国语大学(12人) 杨智艺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卓斐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黄丽媛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梦石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梦瑶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睿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余天柔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任彦彬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杜佳琦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柳莎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卢俊婷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秦昕迪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3人) 城成 男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1
贺源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刘运之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1人) 赵翔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84
南京大学(13人) 朱昊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刘宁宇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2
杨晨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2
董嘉炜 男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3
马秀苑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谢源杰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车适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陈天然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李磊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赵地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马学智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石淼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马可馨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86
东南大学(4人) 关青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朱冰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向宇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喆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人) 宋晓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晨光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索绍凯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骏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顾源林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杨凯骥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崔粲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德祥 男 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3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1人) 陈梦 女 河南省确山县第一中学 1
10335
浙江大学(27人) 韩菁慧 女 河南省开封市高级中学 3
谢鹏宇 男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史涵宇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李双阳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王琨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胡涵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李宗锴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郑善美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3
王思颖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3
魏源 男 河南省南阳市河南油田高级中学 3
贾宇飞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何源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鲁竞漪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4
王霓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申宇卉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尹亦闻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袁子奇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吴翘南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楠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杨志远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闫思慧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楷楠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一豪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罗琳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刘璇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刘四方 男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刘怡辰 女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名称 保送特征代码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4人) 韩开拓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王嵩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胡越 男 河师大附中 3
胡凯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和意 男 洛阳市一高 3
王健 男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3
高瞻 男 开封高中 3
肖璐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方舟 女 河大附中 3
王柏霖 男 郑州一中 3
江淼 男 郑州一中 3
王昕 男 郑州一中 3
马可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李偲 女 郑州一中 3
许祎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2
袁帅 男 信阳高级中学 3
乔寅骐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刘彦麟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2
冯超 男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3
陈楷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2
崔汉琦 男 郑州一中 3
李伟 男 开封高中 3
高健翔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杨晓东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10384
厦门大学(16人) 罗天同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乔慕臻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彭思怡 女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宫克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宫祥埿 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3
高戈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陈名哲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朱政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杨宇辰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薛聪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石丹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崔剑豪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博雅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沈源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安钰慧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袁靖宇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10422
山东大学(6人) 赵文扬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怡宁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茜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秦安邦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晁大研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黄丽瑾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425 中国石油大学(1人) 李伟康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10459 郑州大学(10人) 李竞白 男 郑州市一中 3
常颖 女 郑州市第四中学 1
左航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王虎臣 男 淮阳县第一中学 1
田凯音 男 商丘市一高 1
王正非 男 许昌第二高级中学 1
刘怡辰 女 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 1
何语 女 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1
祖留柱 男 郑州市十一中 4
王博超 男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1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3人) 金光耀 男 河南省理工中等学校 1
李相卓 男 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常昆 男 新县职业高中 1
10463
河南工业大学(2人) 郭寒西 女 许昌科技学校 1
孟璐 女 渑池县职业中专 1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1人) 吴梦露 女 濮阳市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1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4人) 李䶮 男 遂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1
李诚成 女 中牟县职业中专 1
陈云飞 男 通许县中等职业学校 1
孙威 男 商丘中等专业学校 1
10467
河南科技学院(14人) 张露 女 中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丁晓延 女 河南省平顶山市理工学校 1
徐荟玲 女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王婷 女 河南省新乡市
信息工程学校 1
张佳丽 女 济源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1
闫利华 男 鹤壁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1
杜红魏 男 商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李二举 男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1
张振华 男 河南省工业学校 1
魏文卓 女 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学院 1
白希瑞 女 偃师市国瑾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刘杨 女 河南省许昌
工商管理学校 1
裴杏 女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1
张志祥 男 安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10472
新乡医学院(2人) 潘艺戈 女 漯河市召陵区中等专业学校 1
马璞玉 女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 1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8人) 陈琛 女 罗山县职业中专 1
张航 男 濮阳市职业中专 1
张灏 男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 1
黄体龙 男 范县第二职业高中 1
朱校沅 女 内乡县中等职业学校 1
王子丹 女 上蔡县职业中专 1
郭梦雅 女 郑州
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1
王蒙 男 周口市职业中专 1
10477 信阳师范学院(1人) 李静 女 河南省洛阳市旅游学校 1
10484 河南财经学院(1人) 段然 男 夏邑县职教中心 1
10486
武汉大学(14人) 王中豪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贾丽阳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于雪琪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瑾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余杨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晓菀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余茜茜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崔灏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梁晨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佳星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晴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若菡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4
鲁皓 男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3
魏自远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姓名 性别 毕业学校名称 保送特征代码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8人) 陈一凡 男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3
高梵清 男 河南漯河第五高级中学 1
任兵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翟骏峰 男 河南油田高级中学 2
张拯 男 郑州市第101中学 3
李嘉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王事臻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王露萌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 4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2人) 蒋方正 女 西华县第二高级中学 1
邵楠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1人) 牛琪雯 女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 6
10532
湖南大学(2人) 刘冉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路阳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533
中南大学(2人) 刘臻 女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1
张鼎元 男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1
10558
中山大学(8人) 卫新 男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任悦 女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
陈俊霖 男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
周力阳 女 郑州市第一中学 3
程功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倩雯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吴楠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宇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6人) 赵倩慧 女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乐娇 女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光磊 男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6
张一笑 女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陈一鸣 男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海家鸣 男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 1
10610
四川大学(1人) 寇佳良子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611
重庆大学(4人) 李中正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雷啸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陈佳琦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蔡亚莉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1人) 李行 男 郑州市回民中学 3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2人) 王涵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柴荣东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2人) 吕士鸫 男 焦作市沁阳第一中学 3
纪骏炜 男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人) 冯梦雅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724
西安外国语大学(1人) 夏雨沛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10730 兰州大学(1人) 金钊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3
11071
新乡学院(1人) 胡姝婧 女 罗山县职业中专 1
11413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校区)(1人) 朱琛 男 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 1
1162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4人) 王楚瑶 女 河南开封高级中学 1
宁磊 男 河南省实验中学 4
姜兴科 男 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1
王浩 男 济源市高级中学 1
11639 上海
金融学院(3人) 张天策 男 郑州外国语 6
王若瀚 男 信阳绿源高中 1
任泉霖 女 郑州国防科技学校 1
1184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人) 何婷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黎莎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李纯琰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王子卿 女 郑州外国语学校 6
9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
学技术大学(4人) 徐旭 女 省实验中学 3
索楠 男 省实验中学分校 3
杨云凯 男 省实验中学 3
周汝楠 男 郏县一中 1
欣荣教育网
2022年兰州大学招生简章
兰州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院校,位列 “985工程”和“211工程”,有核技术等国家级特色专业,下面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2022年兰州大学招生简章”,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兰州大学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优秀创新人才,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依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及《兰州大学章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学校简介
学校全称:兰州大学。
建校时间:1909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办学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
注册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
学校类型:国家公办,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三条 招生类型及层次
全日制本科。
第四条 学历证书
对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五条 工作原则
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招生委员会职责
兰州大学招生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
第七条 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兰州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本科生招生议事决策机构,全面领导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对本科招生章程、分省招生计划、录取规则、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等方面的重要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研究部署教育部及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安排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 招生办公室职责
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在兰州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普通本科招生日常工作的开展。
第九条 各招生宣传工作小组职责
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根据需要组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各地区招生宣传工作小组。各招生宣传工作小组负责兰州大学在该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该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
第十条 监督机制
兰州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纪委监察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与录取
第十一条 招生来源计划
兰州大学根据教育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办学条件、专业设置、近年来在校生表现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情况,统筹考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源数量、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参考往年来源计划编制及执行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来源计划报教育部审核后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预留计划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同分数考生的录取。预留计划按照录取进度和实际投档情况安排,用完即止。
第十三条 专业类招生
学校大部分专业实行学院和专业类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招生。学生入学并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其本人志愿及学校有关规定,在所属专业类范围内分流至具体专业(或方向)。专业类中所含的人才培养基地班进行同步选拔。因国家或学校结合社会需求、专业建设等情况对相关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各专业大类包含的专业范围以学院开展专业分流时公布的为准。
第十四条 外语要求
英语专业要求考生的外语语种为英语,
俄语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或俄语,
德语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或德语,
日语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或日语。
除上述专业外,我校其他专业原则上不限制外语语种,但在实际教学中,
物理学类、材料类、化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信息学、
生态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医学类(
临床医学类、
护理学、
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
药学等)、工商管理类、
经济学类、
应用物理学(原子
核物理方向)、
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
核工程与核技术、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以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方向)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关专业,部分课程学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学生应慎重报考上述专业。
在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标准中,对外语成绩有相关合格要求,外语基础薄弱的考生慎重填报。
第十五条 男女比例要求
各专业的录取均不限定男女生比例。
第十六条 身体条件要求
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考生应根据本人身体状况,参照相关规定,从录取、学习、从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量,谨慎填报专业志愿。
与色彩辨识密切相关的专业,包括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医学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材料类、
地理科学类、
地质学类、
农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应用物理学、
功能材料、
应用气象学、博物馆学、
新媒体技术以及经济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农业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从学习、从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量,色觉异常考生应根据色觉异常程度慎重报考。
因口腔医疗器械制造标准的客观限制,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从业的角度考量,左利手考生应慎重报考。
第十七条 录取原则
(一)整体原则
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投档比例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三)相关科目要求
高考综合改革省(市)的考生,其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我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四)加分政策认可原则
兰州大学认可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对同一名考生的所有加分项目,只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超过20分。加分在投档、分专业时均适用。
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类型, 以及教育部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的其他不适用加分的情况。
(五)计划调配原则
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接受相关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按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征集志愿)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剩余数的100%进行投档;若生源仍不足,学校可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录取。
(六)专业安排原则
不设专业志愿级差,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填报情况依次安排专业。当进档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录取到未满额的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将予以退档。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相关科目成绩比较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考生实行“分数清”录取规则,即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结合考生专业志愿,择优安排专业录取。
对于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按照相应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投档规则录取;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位次排序靠前的考生;排位相同或不区分排位时,同等条件下参考相关科目成绩,相关科目成绩比较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进行调剂,入校后不允许调整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录取填报该项目志愿的考生,不进行调剂,入校后不允许调整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进行调剂,入校后不允许调整专业。入校后的专业调整政策同时执行教育部和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七)综合素质评价
填报兰州大学的进档考生,在执行专业安排原则的基础上,可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突出的考生。不予录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或有严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考生。
(八)特殊类型及各类专项计划招生
有关强基计划、艺术类专业、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民族班、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港澳台侨招生等类型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和兰州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兰州大学自1990年起设立国家和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2009年,兰州大学成为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校之一,2020年成为实施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在长期探索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创新机制和模式。搭建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培养的“立交桥”,实施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有机衔接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能力培养,本硕、本博贯通,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部分专业实施双学位培养,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辅修专业、辅修双学位课程模块,同时积极推进跨学科贯通课程建设,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修读。
(一)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萃英学院是兰州大学为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本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荣誉学院,是拔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区。萃英学院每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公开选拔,以培养未来国际一流科学家、领军人才为目标,其选拔更加注重志向、兴趣和综合能力。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人文学科(文史哲)等萃英班,每班每年级20人左右,按照“三制三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模式培养。
学生进入萃英学院学习后,立即加入导师团队,并可申请“萃英创新基金”,开展科研实践;以小班教学为主要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培养方案中设计有自主选择模块,满足学生的多元志趣;重视国际交流,设有“萃英海外交流奖学金”,资助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
(二)强基计划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有潜质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兰州大学2020年启动了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历史学等6个专业的强基计划选拔培养工作。
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在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践的基础上,兰州大学为强基计划学生专门制定了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方案,学生享有基本全覆盖的免试攻读研究生政策和更高比例的奖学金政策;实行专门的海外交流方案,学生享有更多出国交流的机会;实行小班化和导师制,注重科教融合,学生优先享有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机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收费标准
学费收费标准(人民币):
哲学、历史学类专业为5000元/学年;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类专业为5500元/学年,文学类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为5000元/学年;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为58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为62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为90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方向)为65000元/学年。
住宿费收费标准(人民币):1200元/学年。
第二十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凭入学通知书等材料向地县教育局资助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未成功办理生源地贷款者,可获得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资助报到注册,入学后可向学校提出经济困难申请,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获得相应的资助。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兰州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优秀文体奖学金以及社会类捐赠奖助学金等。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学资格复查
新生入校后,学校统一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凡复查不合格的新生,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兰州大学普通本科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实施细则》(校招〔2020〕1号)等相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第二十二条 兰州大学以往发布的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不符,以本章程为准;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由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联系方式
(一)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0931)8912116、5196678
网址:http://zsb.lzu.edu.cn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二)纪委监察部门
电话:(0931)8912159
网址:http://jiwei.lzu.edu.cn
E-mail: [email protected]
以上就是欣荣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榆中兰大国防生在校本部是哪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