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0 18:56:52 | 欣荣教育网
科研
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主攻语法。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型研究”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句模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语法理论”等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吴方言简明词典等(含合作)10余部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获上海市2002年第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语法研究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
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三个平面的理论并用此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还以三个平面为纲出版了语法理论纲要。围绕此理论还发表了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主张在语法研究中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从而求得语法分析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科学。这个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语法研究座谈会纪要)。
对汉语的动词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撰写了汉语动词概述、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等书和发表了汉语动词的价分类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对汉语动词的性质特点、内部再分类以及动词的配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了汉语动词和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
对汉语的短语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的讨论中,发表了关于结构和短语一文,全面论述了短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语法地位等问题。此文对这一讨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此后又出版了汉语的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书和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汉语短语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
对汉语的句子分析及其类型问题有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发表了谈谈析句问题、句型、句模和句类、略说句系学等有关句子分析和句子类型的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汉语的句子类型一书。把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句子研究上,对句子的合格度的标准给予新的解释,提出了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并把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句位系统(句系)的新观点,还提出了建立句系学的新设想。
教学
范晓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曾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教师开设过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等10 余门课程。已培养国内外研究生4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2名,内含国外研究生11名)。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语法述要》(署名田申瑛),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简明吴方言词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5月。
《汉语动词概述》(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上海语》(合作),日本:白水社,1987年10月。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编写语法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
《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写作语法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嘉定县志·方言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动词研究》(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11月。
《动词研究综述》(主编),山西高教联合出版社,1996年6月。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1月。
《普通话语法知识》,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10月。
《汉语的句子类型》(主编),山西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同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反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语法理论纲要》(主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
《语法讲话》,(共20篇汉语拼音小报连载),1994年5月-1997年12月。
《语法对话录》,(署名贺诚,共38篇香港普通话报连载),1996年1月-1999年8月。
论文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试论文章的准确·鲜明·生动》(合作),语文教学1960年4期。
《论语的质变》,复旦学报1960年7月号。
《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学术月刊 1961年3期。
《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1962年6 期 。
《汉语提带复合谓语探讨》(合作),复旦学报1965年5月号。
《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合作),学术月刊1965年9 期。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核心》,复旦学报1977年2 期。
《又收入文风论集》,求实出版社,1995年。
《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著名求知),江汉论坛1980年2 期。
《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中国语文1980 年3 期
《是”字句的修辞用法》,语文学习1980年5期。
《谈谈析句问题》,安徽师大学报1980 年4 期。
《词同词素》、《词组的区别》,语文学习1980 年5 期。
《略论断词》,复旦学报(增刊)1980 年。
《陈望道与中国文法学》(合作),语文论丛(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怎样区别现代汉语的词同短语》,东岳论丛 1981年4期。
《上海方言研究》(1)(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9期。
《谈谈语法学习的必要性》,文科月刊1982年5期。
《上海方言研究》(2)(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说句子成分》,阜阳师院学报1983年1期。
《语法学习对话》,文科月刊1983年2期。
《贵在随机应变》,修辞学习1983年2期 。
《上海话里的“老”字》,采风1983年5月。
《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1983年5期。
《“是”字句的提问形式》,语文学习1983年6期。
《修辞要讲究题旨情境》,《与中国修辞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出版社,1983年。
《试论动词谓语句的定型问题》,语文论丛(2),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谈重叠短语》,语文学习1983年12 期。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汉语学习1984年1期。
《上海方言研究》(3)(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4年3月号。
《谈修辞和语法的共处现象》,修辞学习1984年3期。
《关于动补格句式的句义重心》,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4期。
《动结式的肯定和否定》,大学语文1984年5期。
《关于动宾短语》,语文学习1984年6期。
《试论重叠短语》,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12卷。
《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的几个问题》,新疆教育1985年1期。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合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期。
(语言教育与研究 1993年2期重刊。)
《谈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3期。
《试论静态短语和动态短语》,济宁师专学报1985年4期。
《谈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中文自学指导 1986年1期。
《谈谈词语的搭配》,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1期。
《论言语美》,徽州师专学报1986年1期。
《试论兼语句》,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期。
《吴方言概况》,《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略论V-R》,《语法研究和探索》(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简明吴方言词典的编纂》(合作),辞书研究1986年2期。
《有关动词研究的几个问题》,语文导报1986年5期。
(又收入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
《交接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教学和研究1986年3期。
《试论主谓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6年4期。
《略论语法结构的核心成分》,济宁师专学报1986年4期。
《说插语》,《语文论丛》(3),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试论补充复句》,《语文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VR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于补心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3期。
《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87年4期。
《语体对句子选择情况的初步考察》,语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论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87年。
(又收入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正确理解并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2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8年4期。
《关于定语的后置现象》,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3期。
《动词研究的重大成果》(合作),辞书研究1988年6期。
《吴语“V脱”中的“脱》”,《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施事宾语句》,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1期。
《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大出版社,1989年。
《论词的功能分类》,烟台大学学报1990年2期。
《“V上”及其构成的句式》,营口师专学报1991年1期。
《论汉语语法的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4期。
《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5),语文出版社,1991年。
《近代汉语和吴语》,中国语言文学纪要(日本),第12号,1991年。
《上海话双音节象生词的生动形式》,《中文研究集刊》(日本),第3号,1991年。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分及其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
《试论语义结构中的主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语法研究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合作),中国语文1992年4期。
(又收入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
《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1992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3年2期。)
《VP主语句》,《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1992年。
《复动V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4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4年2期。)
《关于句子合语法和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5期。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合作),中国语文1994年2期。
(又收入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
《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2期。
《“N受+V句说略》,语文研究1994年2期。
《现代汉语动词的次范畴》,《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的研究》,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7)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年1期。
《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辞书研究1996年2期。
《动介组合体的配价问题》,营口师专学报1996年1期。
《关于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三明大学学报1996年1期。
(又收入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合作),语言教学和研究1996年4期。
《粤普语法差异》,《香港普通话教师学习资料汇编》,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合作),《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汉语学习1998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4期)
《二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6期)
《论句模研究的方法》(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
《略说句系学》,汉语学习,1999年第6 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4期)
《语法研究的十大关系》,《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领属成分在汉语句子中的配置情况考察》,汉语现状和历史的研究
《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0年。
《谈谈中学的语法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2期。
《非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合作),语文论丛上海(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论名核结构》,《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1期)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3期。
《现代汉语名词及其再分类》,语文论丛(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V得”后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合作),中国学研究2001年第4辑。
《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2001年5期。
《论语法研究中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1年2期。
《收入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汉语学习2001年5-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2年2、4期)
《论汉语的语序》,中国语学(日本)2001年11月(总248号)
《预设和蕴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期。
《论名词在语义平面的“兼格”》,《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2年。
《说语义成分》,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有什么用如下:
1、加分
优秀的毕业论文在升职和涨工资方面是有用的,可以起到加分的作用。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也是不容易的,被评论文的优秀率极少数能超过百分之十五。
如果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说明论文的内容丰富,格式也标准,有吸引力,是对作者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2、奖励
不同的学校奖励不同。有的学校为鼓舞学生写优秀的论文,锻炼学生的能力,会对获得优秀论文美誉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赠予有1000到2000元奖金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优秀的论文。具体奖励多少元得看具体学校的规定,优秀毕业论文的好处也可能是其他的奖励。
3、有利于找工作
除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以上的也有优秀毕业论文,比如硕士、博士,硕士大于本科,博士大于硕士,越往上层次越高,分量也就越重,越有利于未来找工作,在制作简历时可以成为一个加分项或者是优势。
4、有利于以后升学
对于考上了研究生或者未来想考研究生、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有助于你找到心仪的导师,申请到满意的学校。本科生的学术功底不是很深厚,但是毕业论文完成的程度可以从-定的侧面反映出你的学术水平。
资料拓展: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优秀毕业生是怎么评选的优秀毕业生是怎么评选的介绍如下: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是大学期间综合素质测评总成绩排在全班的前25%,在校期间公共体育课成绩在“良好”以上(含良好);在校期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级以上(含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者优先考虑。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专业课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所修课未出现不及格情况;模范遵守
本科毕业论文怎么查重呢?PaperBye论文查重软件有收费版和免费版,每日不限制篇数和字数,完全彻底免费查重!目前分两个版本,一个是标准版,一个是旗舰版,标准版8个比对数据库,旗舰版12比对数据库。同时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1、在线改重,实现一边修改论文,一边查重,即使修改一句话,一个字,就可以马上查重,给出修改后的结果比例。2、自动降重功能,如果波报告比例过高,可以
本科毕业论文能做导师论文相关吗应该是可以的,指导老师研究的专题,学生可以参与,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一举多得。关键是要征得导师的同意。论文最后能否通过,主要意见在于指导老师,所以要多向导师请教。范晓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
本科毕业论文多少字5000——8000字。一般来说,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就在5000—8000字之间,当然不同的学校可能要求有所出入。1、封面字数应在20以内;2、中文论文题目字数应在20以内;3、中文摘要一般为150-300字;4、正文: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本科论文要写多少字基本上来
本科毕业论文在哪里找?查找本科毕业论文的途径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途径:1.学校的图书馆或相关学术资料库。很多学校都会购买或者收集本校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并将其存储在学校的图书馆或相关学术资料库中供学生查阅和参考。你可以联系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或相关学术资料库,了解是否有你需要的论文资源可以提供给你。2.在线期刊数据库。许多在线期刊数据库都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毕业论文供人们查阅和参考。你可
哪四所大学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9月2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将落户范围增加,包括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因此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在办法中明确提出,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严格吗本科毕业论文抽检通常是严格的。1、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本科毕业论文是对他们所学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高校会建立完善的抽检机制,确保每个学生的论文都要经过抽检程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2、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有助于确保学术诚信。学术领域,
毕业论文封面怎么做?毕业论文封面做法如下:工具/原料:电脑、word。1、首先,新建一张空白Word,双击打开,在其中输入“学样信息,题目,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等字样。2、将选中部分文字居左显示,在“视图”选项卡下勾选“标尺”按钮,打开档标尺。拖动标尺调整选中部分文字的位置。3、下面划横线,依次点击【插入】-【形状】选择直线。4、
2024-01-03 22:41:54
2023-12-26 19:46:43
2024-02-11 14:37:22
2023-12-26 15:44:04
2023-12-26 15:19:32
2024-02-24 05: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