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 正文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

2024-02-16 14:20:39 | 欣荣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1010246隶属于:教育部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

范晓的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科研
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主攻语法。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型研究”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句模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语法理论”等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吴方言简明词典等(含合作)10余部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获上海市2002年第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语法研究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
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三个平面的理论并用此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还以三个平面为纲出版了语法理论纲要。围绕此理论还发表了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主张在语法研究中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从而求得语法分析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科学。这个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语法研究座谈会纪要)。
对汉语的动词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撰写了汉语动词概述、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等书和发表了汉语动词的价分类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对汉语动词的性质特点、内部再分类以及动词的配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了汉语动词和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
对汉语的短语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的讨论中,发表了关于结构和短语一文,全面论述了短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语法地位等问题。此文对这一讨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此后又出版了汉语的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书和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汉语短语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
对汉语的句子分析及其类型问题有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发表了谈谈析句问题、句型、句模和句类、略说句系学等有关句子分析和句子类型的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汉语的句子类型一书。把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句子研究上,对句子的合格度的标准给予新的解释,提出了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并把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句位系统(句系)的新观点,还提出了建立句系学的新设想。
教学
范晓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曾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教师开设过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等10 余门课程。已培养国内外研究生4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2名,内含国外研究生11名)。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语法述要》(署名田申瑛),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简明吴方言词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5月。
《汉语动词概述》(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上海语》(合作),日本:白水社,1987年10月。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编写语法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
《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写作语法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嘉定县志·方言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动词研究》(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11月。
《动词研究综述》(主编),山西高教联合出版社,1996年6月。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1月。
《普通话语法知识》,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10月。
《汉语的句子类型》(主编),山西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同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反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语法理论纲要》(主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
《语法讲话》,(共20篇汉语拼音小报连载),1994年5月-1997年12月。
《语法对话录》,(署名贺诚,共38篇香港普通话报连载),1996年1月-1999年8月。
论文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试论文章的准确·鲜明·生动》(合作),语文教学1960年4期。
《论语的质变》,复旦学报1960年7月号。
《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学术月刊 1961年3期。
《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1962年6 期 。
《汉语提带复合谓语探讨》(合作),复旦学报1965年5月号。
《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合作),学术月刊1965年9 期。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核心》,复旦学报1977年2 期。
《又收入文风论集》,求实出版社,1995年。
《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著名求知),江汉论坛1980年2 期。
《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中国语文1980 年3 期
《是”字句的修辞用法》,语文学习1980年5期。
《谈谈析句问题》,安徽师大学报1980 年4 期。
《词同词素》、《词组的区别》,语文学习1980 年5 期。
《略论断词》,复旦学报(增刊)1980 年。
《陈望道与中国文法学》(合作),语文论丛(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怎样区别现代汉语的词同短语》,东岳论丛 1981年4期。
《上海方言研究》(1)(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9期。
《谈谈语法学习的必要性》,文科月刊1982年5期。
《上海方言研究》(2)(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说句子成分》,阜阳师院学报1983年1期。
《语法学习对话》,文科月刊1983年2期。
《贵在随机应变》,修辞学习1983年2期 。
《上海话里的“老”字》,采风1983年5月。
《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1983年5期。
《“是”字句的提问形式》,语文学习1983年6期。
《修辞要讲究题旨情境》,《与中国修辞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出版社,1983年。
《试论动词谓语句的定型问题》,语文论丛(2),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谈重叠短语》,语文学习1983年12 期。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汉语学习1984年1期。
《上海方言研究》(3)(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4年3月号。
《谈修辞和语法的共处现象》,修辞学习1984年3期。
《关于动补格句式的句义重心》,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4期。
《动结式的肯定和否定》,大学语文1984年5期。
《关于动宾短语》,语文学习1984年6期。
《试论重叠短语》,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12卷。
《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的几个问题》,新疆教育1985年1期。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合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期。
(语言教育与研究 1993年2期重刊。)
《谈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3期。
《试论静态短语和动态短语》,济宁师专学报1985年4期。
《谈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中文自学指导 1986年1期。
《谈谈词语的搭配》,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1期。
《论言语美》,徽州师专学报1986年1期。
《试论兼语句》,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期。
《吴方言概况》,《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略论V-R》,《语法研究和探索》(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简明吴方言词典的编纂》(合作),辞书研究1986年2期。
《有关动词研究的几个问题》,语文导报1986年5期。
(又收入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
《交接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教学和研究1986年3期。
《试论主谓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6年4期。
《略论语法结构的核心成分》,济宁师专学报1986年4期。
《说插语》,《语文论丛》(3),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试论补充复句》,《语文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VR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于补心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3期。
《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87年4期。
《语体对句子选择情况的初步考察》,语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论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87年。
(又收入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正确理解并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2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8年4期。
《关于定语的后置现象》,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3期。
《动词研究的重大成果》(合作),辞书研究1988年6期。
《吴语“V脱”中的“脱》”,《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施事宾语句》,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1期。
《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大出版社,1989年。
《论词的功能分类》,烟台大学学报1990年2期。
《“V上”及其构成的句式》,营口师专学报1991年1期。
《论汉语语法的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4期。
《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5),语文出版社,1991年。
《近代汉语和吴语》,中国语言文学纪要(日本),第12号,1991年。
《上海话双音节象生词的生动形式》,《中文研究集刊》(日本),第3号,1991年。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分及其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
《试论语义结构中的主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语法研究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合作),中国语文1992年4期。
(又收入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
《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1992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3年2期。)
《VP主语句》,《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1992年。
《复动V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4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4年2期。)
《关于句子合语法和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5期。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合作),中国语文1994年2期。
(又收入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
《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2期。
《“N受+V句说略》,语文研究1994年2期。
《现代汉语动词的次范畴》,《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的研究》,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7)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年1期。
《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辞书研究1996年2期。
《动介组合体的配价问题》,营口师专学报1996年1期。
《关于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三明大学学报1996年1期。
(又收入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合作),语言教学和研究1996年4期。
《粤普语法差异》,《香港普通话教师学习资料汇编》,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合作),《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汉语学习1998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4期)
《二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6期)
《论句模研究的方法》(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
《略说句系学》,汉语学习,1999年第6 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4期)
《语法研究的十大关系》,《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领属成分在汉语句子中的配置情况考察》,汉语现状和历史的研究
《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0年。
《谈谈中学的语法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2期。
《非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合作),语文论丛上海(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论名核结构》,《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1期)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3期。
《现代汉语名词及其再分类》,语文论丛(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V得”后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合作),中国学研究2001年第4辑。
《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2001年5期。
《论语法研究中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1年2期。
《收入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汉语学习2001年5-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2年2、4期)
《论汉语的语序》,中国语学(日本)2001年11月(总248号)
《预设和蕴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期。
《论名词在语义平面的“兼格”》,《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2年。
《说语义成分》,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

盘点国内那些神仙级的大学图书馆,泡一整天都不够?

图书馆是沉心自习,徜徉知识海洋,享受时光静好的绝佳场所。好的图书馆让大学学习锦上添花,不负高中三年努力,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了部分高校奢华到极点的神仙级图书馆,内附录取分数线,别眨眼,好戏正式开始~
玛丽·比尔德在《一个剑桥教授的生活》一书中曾经提到了为什么到今天,图书馆依然重要:
你去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
你去那里学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你去享受拥有空间
和安静进行思考的纯粹乐趣。
毫无疑问,许多信息
可以通过电子方式更快地检索到。
但我认为,真正好的思考
通常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而信息检索的速度
实际上可能与好的思考相抵触。
无论是各国文化交流,还是城市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图书馆,那里有历史,有思想,有故事。自主选拔在线为大家盘点了我国大学图书馆之最,一起来看看吧!
藏书最多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898年,由总馆、医学馆、38个分馆、储存馆组成,总面积约90000平米。总、分馆纸质藏书近800万册,近年来还大量引进和自建了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等各类国内外数字资源。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
2022年录取分数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图书馆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建筑面积达 84000平方米。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资料713.9万册,中外文报刊 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拥有国内外重要网络、光盘数据库138个,包括世界著名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以及在全球享有盛誉、学术价值很高的电子期刊全文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等。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建设高校。截至2022年9月,学校设有56个院系,开设11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
2023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北京
天津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郑州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图书馆前身为东北行政学院图书馆,1946年创办于哈尔滨。吉林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建筑面积97629平方米,有各类纸质书刊692.46万册,其中古籍40万册,古籍中6000余部为善本。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截至2022年2月,学校下设5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40个, 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医学科学专业。
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北京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吉林大学招生网查看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1917年正式建馆。馆舍总面积达到58526平米。全馆文献资源总量达1844万册,印刷型文献共687万册。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
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北京
浙江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清华大学
1912年清华学校正式建立了小规模的图书室,称清华学校图书室。馆舍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约562.45万册,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学科、包含丰富文献类型和载体形式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据2023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科学史专业。
2022年录取分数线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面积最大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图书馆设立于1921年,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1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1,000个。现设有1个总馆、3个分馆、3个专业分馆以及7个学院资料室。纸本馆藏总量510万册,馆内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光盘、录音(像)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设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厦门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中山大学图书馆系统现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经济与管理学科馆、珠海校区图书馆和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
中山大学是1924年孙中山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如今该校由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2023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图书馆前身为东北行政学院图书馆,1946年创办于哈尔滨。吉林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建筑面积97629平方米,吉林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东北地区中心,CALIS数字图书馆基地,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项目成员馆,教育部化学科学外国教材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吉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所在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委托的藏书馆。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1917年正式建馆。全馆设总馆(又称文理分馆)、工学分馆、信息科学分馆和医学分馆等四个分馆,馆舍总面积图书馆为41925平米,资料室为16601平米,总面积达到58526平米。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经1997年和2004年两次并校后,各校区图书馆完成了一馆建制,现有有西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三个分馆,馆舍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
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贵州大学查看
颜值最高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图书馆是由李嘉诚兴建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家综合性、开放型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总面积21000平方米,文献累积总量近234万册。
汕头大学于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同年9月,教育部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汕头大学,设为汕头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据2022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有三个校区,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28.46亿元,教学科研单位23个,本科专业5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8个。
2023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汕头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华东政法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建筑主要由长宁校区和松江校区两部分组成。长宁校区图书馆由主楼、红楼及附楼组成,面积约为5614平方米;松江校区于2004年建成,图书馆使用其中的16477平方米。现有印刷型图书 170 余万册,中外文报刊 1564 种,电子书 46 余万册。
华东政法大学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在圣约翰大学旧址合并成立;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2023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华东政法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藏书楼。浙江大学图书馆由玉泉校区图书馆、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紫金港校区农医分馆、西溪校区图书馆、华家池校区图书馆五大馆舍组成,总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全馆实体馆藏总量已达655.8万册。
浙江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14年停办。1928年于求是书院旧址新建国立浙江大学,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
2023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03年,现有校本部和东校区、北校区、独墅湖校区及阳澄湖校区5座馆舍,总建筑面积79850平方米。有纸本藏书382万册。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
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随后相继设立藏书楼、阅览室、图书室等,1934年正式建立同济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由总馆、沪西分馆、沪北读者服务部、嘉定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68721平方米。印刷型资源有图书317万多册、中文现刊2495种、外文现刊840种、期刊合订本17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多册。
同济大学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截至2022年,学校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
2022年录取分数线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注:更多信息请登录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还有很多很美的大学,比如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天津大学图书馆、西南大学图书馆和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等,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以上有没有你最喜欢的图书馆,欢迎评论区留言。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

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

复旦大学 的总占地约243.92万平方米。

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 全国重点大学 ,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是国家“ 双一流 ”“ 985工程 ”“ 211工程 ”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 强基计划 、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九校联盟 (C9)、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复旦大学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 复旦公学 ,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邯郸校区、枫林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43.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4.11万平方米;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设有本科专业79个;有普通本专科生13991人,研究生22232人,留学生294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

师资队伍

据学校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4月,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1.课程结构

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2015年12月,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

2.望道计划

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简称“望道计划”),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计划配置了基础课程平行班、探究研讨式课程、专业基础课、专题研究、学术研究资助和国际交流六个平台,对全校申请加入的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3.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莙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FDUROP给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思想的机会。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境外的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学校每年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超过400个、社团310多个。此外,学生还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

4.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6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2门。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历史、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国际政治、核技术、管理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哲学原著选读、大学英语、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学、概率论、数学分析、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近代物理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遗传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医学导论、内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健康评估

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国家级):服务管理学、高级服务管理学数据库新技术、商务智能、高级Web技术、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

科研平台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野外台站(国家林业局)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教育部)1个、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8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4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1个、校级实体化运行科研机构36个。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 李兆基 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

截至2020年4月底,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纸本书刊、报纸合订本资源约546.4万册,其中中文424.7万册,外文121.7万册。图书年平均增长10万册左右,报刊合订本年增长量5000本左右,外国教材中心馆藏的 哈佛 原版教材 18,500余种, 麻省理工学院 原版教材1,200余种,4622种、16446册民国期刊。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

《数学年刊》 :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

《复旦教育论坛》 :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

《新闻大学》 :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

《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 欣荣教育网

《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

《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直属院(系)35个;开设本科专业79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此外学校建有复旦学院(本科生院),该院下设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和希德书院5个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住宿书院;建有11个直属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质子重离子医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2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截至2020年4月,有1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在此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共有38个学科参评,其中,A+学科5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 A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A-学科10个(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艺术

“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历史地理学、中国近现代史、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生物物理学、民商法学、生物医学工程、国外马克思主义、材料物理与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英语语言文学、内科学(呼吸系病)、新闻学、妇产科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外科学(胸心外)、无机化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病理科、新生儿内科、传染病科、头颈肿瘤科、检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介入影像科

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数学、哲学、中国史;II类-化学、物理学、中西医结合;IV类-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

国际交流

合作办学项目

复旦大学与杜伦大学合作开办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项目

复旦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项目

复旦大学与挪威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合作中心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建有的合作中心有复旦-北卡联络办公室、北欧中心、奥地利中心、复旦-耶鲁教育合作中心、复旦-BI联络办公室、中瑞复旦学院等机构。

以上就是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欣荣教育网。
与“复旦大学面积是多少?”相关推荐
复旦为什么复试中只有面试没有笔试
复旦为什么复试中只有面试没有笔试

有没有复旦大学MBA的面试经验求教啊我是18年刚参加的复旦的MBA提前面试,复旦的面试申请通过率约20%,在上海地区来说,竞争和难度都是挺大的。我说下我的备考经验。复旦MBA面试主要分三个部分,网申材料,个人面试和小组面试,下面把详细的过程写下来,希望能给后来面试的朋友们贡献点经验。一.综述:签到资料:签到单(网上登录后打印)和身份证;面试时间:约3小时;着装:建议男士穿

2024-02-10 16:16:15
复旦MPACC一定要参加提前面试吗,难度大不大?
复旦MPACC一定要参加提前面试吗,难度大不大?

复旦MPACC一定要参加提前面试吗,难度大不大?是的,必须要参加提前面试,根据面试结果,对初试的分数要求不同,例2022年分数线:A线:215/130/70,B线:195/120/60,C线:180/105/60,有低分录取的机会。复旦MPAcc项目预审分为4个步骤:1、复旦大学会计硕士(MPAcc)项目入学申请2、查询背景评估结果3、参加预审面试面试包含:个

2024-02-14 11:50:53
复旦大学的志德书院专职导师有下面哪些?
复旦大学的志德书院专职导师有下面哪些?

复旦大学的志德书院专职导师有下面哪些?复旦大学没有公布相关信息。志德书院是复旦大学全面推行通识教育以后成立的五大书院之一。五大书院分别以复旦历史上的五位校长名字命名,即志德书院(马相伯原名)、腾飞书院(李登辉字)、克卿书院(颜福庆字)、任重书院(陈望道字)、希德书院(谢希德),该校聘请了五位资深教授担任书院院长。而志德书院系纪念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先生名“志德”,取其意,

2024-02-09 15:05:59
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高考多少分能上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高考多少分能上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2022年高考多少分能上复旦大学?相信很多考生从小时候就听过“复旦大学”这个名字,家长也告诉我们复旦有多好,于是复旦就成了很多学子心中的白月光,成为了高考的一个目标。但是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呢?2022年高考多少分能上复旦大学呢?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一、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复旦”的原意是:再次光明/辉煌之意。而复旦大学中的

2024-02-11 07:02:08
复旦大学要多少钱?
复旦大学要多少钱?

艺术类大学学费怎样楼主您好:艺术类专业在学费方面比其他专业的要贵很多,原因是艺术类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经费比较高,自然毕业之后工作报酬也可观,学费也就水涨船高。普通的专业3000—6000元,而艺术类的则是7000—12000元。同时还看具体的学校收费标准。还有就是不同的艺术专业学费也有差别。望楼主采纳!复旦大学专硕学费其他信息:中国各高校由于办学性质以及开设专业之分,在收费

2024-02-08 13:59:01
复旦大学学校电话是多少
复旦大学学校电话是多少

一、复旦大学联系电话复旦大学联系电话:021-55666668,021-55666665,021-55666667二、复旦大学简介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

2023-12-26 17:23:30
复旦大学有多少学生?
复旦大学有多少学生?

复旦大学有多少学生?2015年复旦大学在校师生多少复旦大学截止至2015年有本专科生人数14100人,研究生人数14800人,学位留学生人数3000人,专任教师人数2700人。数据来自官方网站:fudan.edu/index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有多少在校学生?本科的话....我们这届3400个学生...你算算...复旦每年招的人数量厂不多...3400*4-800(张江)-2

2024-02-13 20:15:56
复旦大学学生有多少?
复旦大学学生有多少?

复旦大学学生有多少?复旦大学有多少学生如下:学校现有各类学生近502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1976人,普通本专科生14816人,外国留学生2812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1160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近9510人。学校简介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同时也是国家985、211重点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2024-02-15 17:51:59